摘要: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对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部分专业建设类获奖成果的面上概述和典型分析,发现成果内容呈现出鲜明的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体现出专业建设重点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业建设重心从专业过渡到专业群、专业建设重视可持续保障机制等特点。建议职业学校进一步夯实专业建设作为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地位,与时俱进推动专业建设改革创新,凝练专业特色,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3年7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共计1998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572项成果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些获奖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职教战线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2022年教学成果奖分为立德树人、专业建设、“三教”改革、育人模式等10种类别,其中专业建设类成果(含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等,以下简称专业建设类获奖成果)获一等奖11项,获二等奖64项,合计共75项。综观这些成果内容,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为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以优秀成果带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拟对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专业建设类获奖成果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经验的总结凝练,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建设范式,持续做好内涵建设和成果巩固,发挥专业领域优势,推动全国职业院校深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专业建设类获奖成果总体概述
专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载体,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途径。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建设一批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向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说明具备“国内首创的;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条件的,可以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专业建设类成果内容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明显效果,本文选取其中33项成果进行综述,见表1 。
二、专业建设类获奖成果特点分析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就业为导向,必须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本次专业建设类获奖成果呈现出重点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心从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重视专业可持续保障机制建设等三方面主要特点,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目标高度一致。
(一)专业建设重点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接产业体系设置和优化专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总体而言,本次专业建设类获奖成果均为面向所有专业的综合型项目,装备制造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农林牧渔大类获奖占比均超过5%。值得关注的是,装备制造大类占比达到了12.39%,成为2022年获奖占比最高、增幅最大,且增幅和占比均远超其他专业大类的一类。这充分表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具体而言,一方面,本次专业建设获奖成果紧密对接我国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如“都市园艺专业群‘三生相融、四时驱动’建设与实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都市型现代农业要求,对接现代农业发展开展专业群建设与实践;又如“‘一引领·两对接·五融合’中职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长春市汽车产业链制造环节企业岗位群核心能力需求,建成专业群“课岗两对接·能力三递进”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及标准与企业岗位设置及标准对接;再如“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引领的‘33521’物流管理专业群高水平建设系统解决方案”,对接现代服务业发展,紧贴传统流通业向供应链集成服务产业转型新需求,打造集战略定位、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组织生态为一体的“33521”物流管理专业群高水平系统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本次专业建设获奖成果体现出专业对接职业岗位,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如“校企协同、虚实融合、角色转换: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共建共享“校内动车产业学院”和“企业职场课堂”,实施“产业学院→职场课堂→虚拟车间→企业车间”的“四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开发基于真实生产的教学模块;又如“‘校区协同、链群对接、共建共享’的装备制造类专业群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依托与区域产业园区共建的皖江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产业学院、产业学院联盟等三层次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专业群结构与产业结构映射关系,形成面向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产教融合型专业群组建方式;再如“支撑高铁建设铸就筑路先锋——高铁工程专业集群的创建与实践”,按照“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专业群对接技术领域、专业对接岗位”原则,组建包含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机械3个专业群、11个专业的高铁工程专业集群,对接了高铁建设3大技术领域、16个关键技术岗位,体现出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
(二)专业建设重心从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相近、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具有科学合理稳定结构的专业集群,是面向产业集群或与区域产业链对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综合体系。专业群的组建要科学确定组群逻辑,符合产业需求和专业建设规律,有利于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后,职业学校纷纷开启基于专业群建设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加强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提出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本次专业建设获奖成果中“专业群”“专业集群化”“组群专业”“产业群专业”等表述说明绝大多数是从专业群建设的角度总结凝练的,如“支撑地方性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湘字号’工艺美术专业群建设研究”,构建“人才共育共用+技术共研共享+文化共承共传”的融合发展基本范式和“机理—模式—机制”“湘字号”工艺美术专业群建设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三聚共荣”的专业群建设路径;又如“运动训练专业群卓越体育工匠培养的五环模式研究与实践”,构建运动训练专业群融合发展新格局,推进“体育+”专业融合、“政行企校社” 资源融合、“岗课赛证”要素融通、专兼双师团队融合、分项分层培养融合、体育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合;再如“新产业生态背景下的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于新产业生态下,通信产业链与岗位群呈现新、广、细的特点,以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组建专业群。
(三)专业建设重视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建设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一套长效机制予以支撑和保障。《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实施专业数字化改造,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提出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要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教职成〔2020〕8号)把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作为高水平专业群绩效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次专业建设获奖成果突出了标准、制度、技术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建设来夯实专业建设成效。具体而言,如“异地协同、标准建构、五岗进阶:西部中职制冷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针对制冷头部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校企优势资源难联动、持续推进乏力等制约西部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难点和痛点,对接头部企业岗位要求,聚焦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构“一案十标”标准体系;又如“标准引领、平台支撑、资源共享——高职电力专业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紧贴电力智能转型升级,参与编制“电力机器人术语”“电力源网荷互动终端技术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联动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明确行业需求,定位专业目标,引领电力职教发展;再如“现代化工专业集群‘三通三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跨校内校外汇聚教育教学资源,跨专业课程整合教育教学要素,跨职业岗位设计教育教学项目,跨二级院系组织教育教学实施,建立了运行高效的专业群治理体系与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三、专业建设类获奖成果典型案例分析
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专业建设一直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本次专业建设类获奖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典型经验和做法,通过对专业建设获奖成果典型案例做进一步分析,引导各职业院校深入学习借鉴,以利于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一)“‘一桥两域三环四类’轨道交通装备类专业标准体系研发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强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专业建设重在形成以“专业目录—专业简介—专业教学标准”为主干的专业体系。“一桥两域三环四类”轨道交通装备类专业标准体系研发与实践提出了“产教联动共生,岗课对接融通”的标准建设理念,构建了“研建双线并进、内外双重循环”的专业标准体系开发路径;研制了 “同步联动”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谱系图;搭建了企业职业与学校专业两大领域“标准融通”的桥梁;构建了中高本分层递进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确定了专业教学标准要素规范;创新了“FLASH”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岗课融通的专业建设;从企业用人、专业育人、质量评价三个环节,开发了职业技能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等四类标准,形成了“一桥两域三环四类”轨道交通装备类专业标准体系,校省国三级递进,中高本三层衔接。
(二)“数字技术赋能智能建造专业群转型升级探索与实践”
数字化是教育的未来趋势,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基础单元,职业院校专业数字化改造要聚焦理念、策略、路径,深化革新认识、优化革新策略,强化革新力度,努力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数字技术赋能智能建造专业群转型升级探索与实践,校企共建国内首个智能建造综合实训基地,将裸眼3D技术首次应用于建筑领域,多主体聚势打造数字化多元融合育训平台。共建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智慧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整合2个国家级基地和北京市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数字技术协同赋能,打造国内一流“智能建造协同创新平台”新生态,创新“五维度”服务体系,建成北京市智能技术推进专业群数字化改造及资源建设的“双百”示范行动示范基地。
(三)“支撑高铁建设 铸就筑路先锋——高铁工程专业集群的创建与实践”
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做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培养一批适应国际化教学需要的职教师资,培养一批服务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应有之义。“支撑高铁建设 铸就筑路先锋——高铁工程专业集群的创建与实践”聚焦高铁建设,创建了“依产建群、集束聚力”专业集群建设模式。按照“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专业群对接技术领域、专业对接岗位”原则,组建包含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机械3个专业群、11个专业的高铁工程专业集群,对接了高铁建设3大技术领域、16个关键技术岗位。依产建群、整合资源、集束聚力、协同发展,为高铁施工企业提供了 “一揽子”人才供给。搭建“盟、院、坊”专业集群国际合作平台。根据高铁海外项目需求,成立了高铁建设国际人才职教联盟,建成国际交通学院(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2个海外鲁班工坊。
(四)“都市园艺专业群‘三生相融、四时驱动’建设与实践”
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群。“都市园艺专业群‘三生相融、四时驱动’建设与实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都市型现代农业要求,开展专业群建设与实践。都市型现代农业以生产、生态、生活为一体,都市园艺产业在都市现代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主要形式,家庭园艺是提升市民生活的有效途径。原有教育体系难以满足都市农业对高技能人才新需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5所院校围绕园艺类产业集群需求,以园艺技术专业为核心,以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和植物保护与检疫等专业为支撑组建都市园艺专业群。2014年开始方案设计,2015年依托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和相关项目开始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以“三生相融、四时驱动”为特色的都市园艺专业群。
(五)“打造‘名师、金课、新空间’赋能高水平药学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名师 金课 新空间’赋能高水平药学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药物制剂生产1+X证书标准开发等校企重大合作项目为抓手,构建“产学研创培育”实践共同体,协同推进三教改革;通过校企协同、全员参与形式开展教学比赛、专创指导、技术服务和中外合作项目建设,实施新秀—骨干—能手—领头—专家五阶培养,并以成果为导向量化考核,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教学教研、信息技术应用、科研与技术服务、专业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六种能力;基于新形态一体化等六类特色教材和海量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书—岗—课—网”融通多维立体资源体系,并以智能化物理空间、交互化虚拟空间、时代化精神空间的建设与融合,推动第一课堂智慧教学改革和第二课堂环境、文化、思政、实践育人。
(六)“‘双全双能大健康,四层三级微模块’的护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校企共同研制科学规范、国际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这是专业群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双全双能大健康,四层三级微模块’的护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对接大健康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即“双全”对“医护康养”人才的复合型能力及综合性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职业能力系统结构+能力要素培养即“双能”来构建“四层主模块”“三级微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主模块”即基础共享模块、专业固本模块、拓展赋能模块与跨界融合模块,同时嵌入式构建了“初—中—高”三级能力要素“微模块”,补充完善主模块,突显“新、活、精”特点。微模块与主模块相辅相成,横向互补,纵向提升,满足生命全周期、“医护康养”全过程技术岗位要求。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对职业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而言,最为重要、最有意义、最需加强的是专业建设。同时,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等方面息息相关。需要对以下几个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确保专业建设实践之树长青。
(一)学校要始终把专业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
拓宽专业建设视野,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专业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工作,科学确定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布局,合理确定每个专业的定位,创新探索每个专业的特色及核心竞争力,创新专业建设的理念,培育和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建设好专业教学教研组织机构。具体而言,要制订和实施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好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构建好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好专业教学资源和教材,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探索好实践性教学和实训体系,建设好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组织,不断深化专业内涵。
(二)各专业要注重办出特色、凝练特色
教学成果奖是一项聚焦教学改革热点问题、面向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探索实践,需要提前明确方向进行系统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时间,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对于专业建设而言,要将宏观产业升级要求和中观行业发展需求落实落细到微观专业建设上,鼓励和引导一线教学实践者把握专业建设教学成果奖形成规律,主动创新探索、持续积累扎根一线,开展理论研究,凝练专业特色,总结实践经验,打造特色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领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学团队、实践项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条件协同做好党建团建与专业建设工作,科学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构建以专业为基点的校友文化体系,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创新,特别是要在“三教”改革、课程思政,“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等方面持续发力,凝练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果,构建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系统整理和专门建设档案资料工作,培育下一轮教学成果奖项目。
(三)要与时俱进推进专业建设改革创新
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22〕65号),提出“一体、两翼、五重点”;2023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3〕20号),无论是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还是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抑或是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可以说,11项重点任务均与专业建设紧密相关,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和变革要求,持续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一流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建设和推出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标准、资源和装备,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