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报告从人才培养、服务贡献、产教融合、发展保障等方面,向社会全面展示各层次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举措、经验和成效。报告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体系结构更加完善,类型特色更加突出,人才成长通道更加畅通,社会形象逐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报告显示,2022年职业学校通过中高职贯通等多样招生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全国高职招生538.98万人,连续四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职业本科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上一年的4.14万人增加到7.63万人。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对口度高,职业发展较好,2022届中职毕业生339.27万人,总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4.44%;高职毕业生495.69万人,总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1.88%;职业本科学校首批本科毕业生9220人,平均就业落实率达87.07%。3000余万名职教学子在校“有学头”、技能“有练头”、升学“有渠道”、就业“有质量”。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模式,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报告显示,2022年,职业学校着力推动办学机制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互动,产教资源由分工合作转向互融互通,育人模式由同质化培育转向个性化培养,“双师”评价由学校单方自评转向校企双向认定,助力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专业数量对应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6.24%、40.84%、52.92%,与国家产业结构比例基本契合;专业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面向“一老一小”民生紧缺领域新增专业布点328个。截至2022年,高等职业学校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建设253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吸引行业企业投入17.76亿元,建设226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带动社会其他投资339.70亿元,与行业企业形成发展合力。
服务贡献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影响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和美誉度的关键因素。报告显示,2022年,职业学校凝聚发展合力,为产业转型升级等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全国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共建技术服务平台等方式,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到账金额达到51.61亿元,比2021年增长9.13%。高等职业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学校有268所,比2021年增长9.84%,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中位数近1000万元;专利成果转化数量3300余个,是2021年的2倍;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超1.63亿元,是2021年的2.41倍。
发展保障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形象的重要基础。2022年,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发展保障得到有效落实,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启动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系列政策部署落实落地。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各类经费总投入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各类经费总投入3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中等职业学校总体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全国层面,师生比、仪器设备总值、生均仪器设备值等3项重点监测指标达标率均超过80%;当前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3项重点监测指标达标率,已分别达到96.97%、93.94%、81.67%,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总体有保障。
本年度报告在过往的指数研制与评选基础上进行优化,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各评选出50所人才培养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所服务贡献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所产教融合卓越高等职业学校。
各地区均有不少高职院校入选了全部三大卓越榜单。经统计:东部地区共有17所高职院校入选全部三大卓越榜单,19所高职院校入选了其中两个卓越榜单,另有61所高职院校入选了一个卓越榜单;中部和东北地区共有16所高职院校入选全部三大卓越榜单,22所高职院校入选了其中两个卓越榜单,另有58所高职院校入选了一个卓越榜单;西部地区共有20所高职院校入选全部三大卓越榜单,27所高职院校入选了其中两个卓越榜单,另有36所高职院校入选了一个卓越榜单。